“小杨,区里要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班,由你来牵头。”今年1月月初,宜春市开展新一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动,宜春市袁州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杨卫勇对杨嘉琪说道。袁州区委政法委队伍建设指导股股长杨嘉琪在进入反诈专班后,与同事们通力合作,成功劝返了21名缅北“电诈者”,袁州区的反电诈工作也跃进全市第2名。
袁州区委政法委队伍建设指导股股长杨嘉琪(中)
劝返21名缅北“电诈者”
在杨嘉琪牵头成立反诈专班时,其肩上的担子很重:公安部转来的缅北电信诈骗名单里,袁州区有61人。
“反诈专班的工作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这些在缅北进行电信诈骗的人员进行劝返,劝返一名,公安部的名录里就会减少一名,直至清零,这些数据每天都会更新、排次序;二是对市民进行反诈宣传。”杨嘉琪如是对记者说。
很快,杨嘉琪召集其他14名专班人员开会。面对年纪比自己大、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同事,性格内向的杨嘉琪将工作思路一一跟大家讲清楚。不料,他的话得到了同事的积极响应,这也给了他极大的自信。
杨嘉琪将15位专班员分成综合协调组、宣传发动组、两卡管控组和缅北劝返组。自己不仅抓全面协调工作,还承担了宣传发动和缅北劝返的工作。
61名在缅北进行电信诈骗活动的袁州人,大多数也是被骗过去的。现在,这些人被控制了人身自由,不是亲人的电话不准接。所以,想要劝返这些人,首先要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
杨嘉琪劝返的第一人是一名姓余的水江镇人。当时,他的家人有所顾虑:要从缅北将小余救出来,首先要给那个公司几万元。有时候,对方收了钱又不放人。小余家里也没有钱。
怎么打破僵局?杨嘉琪向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劝返经验的前辈请教。最后,杨嘉琪在小江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6次上门做家人思想工作,最终小余家人同意打电话,让小余回家。
看到从缅北回来哭倒在家人怀里的小余,杨嘉琪既欣慰又难过。
截至发稿,杨嘉琪负责的反诈专班已经劝返了21名缅北“电诈者”。
反诈宣传有妙招
如何有效推进反电诈宣传?杨嘉琪和专班人员有三个“金点子”。
被电信网络诈骗过的人,大多数是时间比较空闲的妇女,她们每天都要到垃圾收集点处理垃圾。杨嘉琪将录有宜春方言的防电诈宣传小喇叭挂在各个垃圾收集点;聘请村民,骑上挂有防电诈宣传小喇叭的三轮车,在乡镇集市频繁巡回;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被骗案例隐去涉案人真实姓名印刷在横幅上,挂在受骗人居住地附近。
这三个“金点子”推出一周后,袁州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由接手时的20%降至2%。
“当时工作压力挺大,现在回过头来看,总算挺过来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谈及进入反诈专班后的工作体会,杨嘉琪说,“性格更开朗了,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时,更多会从整体、多角度去考虑。”
“我们时刻关注反诈专班的工作进度,当看到劝返人员一天比一天多,公安部名单上的名字一天比一天少时,我和同事们就越来越开心。”杨嘉琪笑着对记者说,“政法机关就是一个大熔炉,年轻的政法干部只有投身其中,才能更快成长,压力越大,年轻人成长越快!”
文/图 记者周均国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1 技术支持:中国江西网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