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是社会矛盾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不好极易成为不稳定因素。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破解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法院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全面发力。
2014年以来,赣州市委政法委和当地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的执行工作新机制,多方共同发力,上下拧成“一股绳”,重拳组合推动解决执行难,取得显着成效。
10月17日,记者从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5年至今年9月,赣州市法院新收案件数75931件,旧存案件数40337件,执结案件89562件,执结率77.03%,实际到位金额140.9亿元。
去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赣州调研时,对赣州法院“破解执行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市委政法委大力支持法院“破解执行难”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赣州中院报送的执行工作汇报材料上批示:“江西赣州市解决执行难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构建执行工作大格局
2014年,赣州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市中级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其后,针对执行工作的新形势,及时完善了《赣州市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办法》,在原20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增加市综治委、市委组织部等9个单位,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参与执行的工作格局,让执行联动机制真正地“联”起来、“动”起来了。
为了让合力真正发挥作用,赣州市委政法委采取和坚持了执行工作季度调度会和执行工作纳入综治差异化考核等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会议放在执行工作落后的县(市、区)召开。每次会议都要请全市执行工作做的好、排名靠前的2个县(市、区)政法委、法院主要负责人介绍经验,排名倒数的2个县(市、区)政法委、法院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赣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差异化考核后,如果某个单位出现不支持执行工作的行为,将被取消综治评先资格,直接与单位甚至每个人的利益挂钩,从而倒逼各单位、各部门和每位干部职工支持执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据了解,赣州市还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抢抓政策机遇,密切部门沟通及配合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共享、联合惩戒、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破解“执行难”工作合力。
“硬拳头”打击拒执犯罪
1999年,赣县居民阿强(化名)分四次向刘某夫妇借款7万多元。2000年10月,赣县区法院判决阿强须将借款以及利息在判决生效之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内还清。但是,阿强未履行判决。
刘某向赣县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后的几年,法院依法拍卖了阿强的财产支付给了刘某夫妇,但阿强实际还欠他们本金5万余元及利息。
然而,去年2月,阿强经公证继承和受赠得到一套房屋后,又将该房屋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他人。得到卖房款后,将该笔款用于做生意等,致使该案未执行结案。
今年9月6日,赣县区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被告人阿强有期徒刑六个月。
近年来,赣州市委政法委坚决支持法院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严厉打击逃避、规避执行行为和拒执犯罪,执行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赣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赣州市在推动解决执行难方面打出了“硬拳头”,建立了拘传、罚款、搜查、司法拘留、强制搬迁常态化工作机制,公检法联合打击拒执犯罪行为,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采取强制措施,做到绝不手软。
2015年以来,赣州市法院共向公安机关移送侦查拒执犯罪案件231件,已判决71件71人,司法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550人次。
同时,赣州中院先后与市不动产登记局、赣州银行、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签订“点对点”网络查控合作协议,用足用好“点对点”“总对总”查控系统,全面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等财产信息。网络查询银行存款218.38万次,查询案件56733件,冻结银行账户14454个。
多渠道曝光“老赖”信息
“不但有姓名,连照片都公布出来了,有图有真相,以后这些人还怎么在赣州做事啊。”去年11月28日,一群市民望着九方购物中心巨大的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老赖”信息评论道。
为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章贡区法院在中心城区多个繁华地段的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老赖”的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失信被执行人的照片、姓名,还将其身份证号码、住址、未履行执行标的等信息一应公布。这样大规模的曝光“老赖”行动在整个赣州市尚属首次。
这只是赣州市法院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一个缩影。
为加大信用惩戒力度,赣州法院多渠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形成舆论压力,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同时,赣州中院还联合市文明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公布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目前,发布“诚信红黑榜” 9期,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9348人次。扩大信用惩戒的覆盖面,对特殊主体失信被执行人任职资格进行限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境人384次、限制高消费人5724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11193人次,执行高压态势已经形成。
“专项行动”提升执行工作质效
“早知道不还钱对自己影响这么大,我肯定早把这事给解决了。”于都县禾丰镇一村支部书记刘某一脸懊悔地说。
原来,刘某被提名为于都县党代表候选人,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而被撤销提名,这才急匆匆赶到法院履行义务。
据了解,针对全市执行案件存量大,超期未执结案件多等问题及小标的案件、系列案件、金融案件多等特点,赣州市法院陆续开展了“春雷”“夏日”“秋风”“冬雪”等执行专项行动,成效显着。
以攻克涉公案件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涉党政机关和涉公职人员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将党政机关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纳入综治考核范围,对未按时完成履行义务的涉案党政机关,取消综治工作年度评先资格。强化对公职人员、人大代表、“社会能人”等具有特定影响力的失信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依法拘留公职人。
以攻克涉民生案件为立足点,积极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和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对民生执行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执行。对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采取“三定一包”“基层联动”等措施,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2015年7月以来共执结小标的案件23701件,执结标的3.68亿元。
版权申明及版权保护 赣ICP备09008939号-2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西日报传媒大厦15楼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6847086 邮箱:jxfazhiwang@163.com
新法制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9 jxlaw.com.cn, ALl right reserved